近日,外國分析機構之處,作為電視主要零部件的液晶面板9月價格較8月相比,下跌近30%,刷新了歷史價格下跌記錄。作為指標的Open Cell的32英寸產品為每張約55美元,比上月下跌27%。大型產品價格也有下降,55英寸產品約181美元,下跌14%。
美國咨詢機構的統計顯示,從今年6月起,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呈下降趨勢,9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109.3(以1985年信心指數等于100為標準),較8月的修正值下降5.9%。
不難發現,液晶面板價格上漲之后,在后疫情時代,消費需求的減弱和廠商備貨并不積極,而且在終端消費市場的需求也十分低迷,所以導致液晶面板的價格下跌,而且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驚訝。
面板價格的下行意味著電視行業又將迎來白菜價了。
根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32英寸小尺寸9月份的價格跌幅超過預期,預計10月降幅收窄至6美金;39.5~43英寸需求迅速減少,9月價格大幅下降,10月降幅預計收窄至8美金;50~55英寸9月價格繼續補跌,終端需求不振,10月預計下降16美金;65~75英寸價格快速回調,10月預計單月降幅20美金。
之前小尺寸電視普遍漲價幅度非常高,32~45英寸電視的價格普遍上漲300~500元,55~75英寸的電視也出現了消費上漲,漲幅也在300~800元左右。但是,隨著液晶面板價格的下降,電視在7~9月迎來大幅的下降,甚至有的回到了漲價之前的價格。
我們都知道,我國電視行業的價格戰非常突出,而且在長期的價格戰競爭中,電視價格一降再降,而且“以價換量”的方式屢試不爽。
但是,今年上半年,我國電視品牌的銷量承壓,2021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前7大國產電視機品牌,包括小米、海信、TCL、創維、長虹、康佳、海爾的總出貨量為1464萬臺,同比減少16.1%。
在銷售壓力之下,又恰逢面板價格下行,可以預見,又一場價格戰將要來臨,而且這次的價格下降幅度之大恐怕超過以往。無獨有偶,馬上就是即將來臨的“雙11”“雙12”的購物狂歡節和“剁手季”,電視恐怕又要進入“白菜價”的時代。
另外,業內相關機構預測,10月份液晶面板價格將繼續下跌,這種跌勢將持續到2022年第一季度末或第二季度初,在持續的面板價格下行下,電視行業有望迎來進一步的價格下行。
電視又要迎來“白菜價”了。
【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歡迎提供相關證據,發送郵件至731801816@qq.com,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