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今年尤其下半年以來,隨著“國補”政策效應逐月減弱,從大家電到廚小電、生活小電的多個品類紛紛陷入價格內卷、增長乏力的困境,為何咖啡機能跳出內卷,在實現量額擴張的同時,還能推動均價大幅上揚?
探究咖啡機市場逆勢上揚的驅動力,需求端的消費升級是最根本的推動因素。隨著咖啡文化在中國加速普及,消費者需求正經歷從“喝咖啡”到“玩咖啡”的質變。9.9元外賣咖啡完成了最初的市場教育,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滿足于簡單的咖啡因攝取,而是追求更高品質的咖啡體驗。這種需求轉變直接推動了產品結構向高端化發展,消費者也愿意為更好的研磨技術、更精準的溫控系統、更個性化的萃取方案支付溢價。
供給端的創新同樣功不可沒。一方面,國產品牌大舉進入咖啡機賽道,改變了以往由外資品牌主導的市場格局,并且,品牌產品線布局也逐漸向中高端邁進。比如卡薩帝、COLMO等高端品牌憑借專利技術和精致設計布局高端價位;美的、蘇泊爾、海爾、海氏、柏翠、格米萊以及新寶旗下百勝圖等品牌產品紛紛向3000元以上中高端價位段拓展;也有“咖啡自由”等新銳品牌直接切入萬元價位帶,探索咖啡機的奢侈化可能性。
另一方面,技術創新的方向也直接助推了產品均價上揚。意式咖啡機已成為市場絕對主流,并形成了“半自動”與“全自動”雙軌并行的發展格局。半自動咖啡機憑借高操作自由度和可玩性,滿足了咖啡愛好者對專業性的追求,雖然學習成本較高,但其豐富的定制可能性支撐了較高的產品溢價。全自動咖啡機則以一鍵操作的便捷性為核心賣點,精準契合了追求效率的上班族需求。更值得關注的是,智能化已成為產品進化的重要方向,通過AI學習用戶偏好,自動優化研磨粗細、水溫和萃取時長等參數,部分高端機型甚至支持通過小程序實時更新咖啡配方,復刻知名咖啡店的風味。這種技術升級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和產品價值,自然推動了價格帶上移。
與此同時,“咖啡+”多功能集成成為提升產品價值的重要途徑。2025年市場上涌現的多款新品已不再局限于制作咖啡,而是拓展到泡奶、泡茶、自制制冰等多元飲品制作場景。一機多用的設計將產品從單一的咖啡工具升級為家庭飲品中心,有效拓展了使用場景,提升了產品的購買吸引力和價值感知。
行業良性發展態勢和利潤前景已然被越來越多企業看到,并主動調整產品結構,提高咖啡機等品類業務占比。如國聯民生證券在點評小熊電器三季報時明確指出,公司主動提升咖啡機等高毛利率品類占比,降低對低毛利率傳統廚小電的依賴,帶動營收實現較快增長,營業利潤大幅改善。在比依股份、北鼎等企業的財報分析中,相關機構也普遍看好其長期高盈利能力的咖啡機品類占比提升,將該品類視為點燃企業新增長引擎的關鍵要素。
展望未來,隨著我國咖啡消費規模的持續擴大,以及咖啡文化更深層次地滲透城鄉市場,“咖啡+文旅”、“咖啡+零售”、“咖啡+再利用”等消費場景的不斷延伸,無疑將為咖啡機市場提供持續的增長動力。當然,這一過程中,隨著入局玩家增多,賽道競爭也必將日趨白熱化,對企業而言,如有行業機構分析的,企業需要實現從“產品思維”到“用戶場景思維”的轉變。短期內需將重心放在產品體驗升級上,既要提升設備運行的穩定性與智能化水平,也要通過簡化操作流程降低使用門檻,讓更多消費者輕松上手;從長期競爭維度出發,構建可持續的產品與服務生態是決勝關鍵,不僅要突破單一硬件銷售的局限,向咖啡豆供應、設備保養服務、咖啡文化內容訂閱等領域延伸,更要針對不同細分場景打造差異化解決方案,從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牢牢占據主動權,持續挖掘咖啡機市場的增長潛力。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咖啡機市場的逆勢增長事實上也反映出當下中國消費市場的一個深刻變化:在基礎需求飽和的背景下,能夠創造新體驗、滿足情感需求、提供生活方式解決方案的產品,依然擁有廣闊的增長空間?Х葯C正是通過將日常的咖啡消費轉變為個性化的生活體驗,從而超越了單純的功能性產品范疇,成為了現代人追求生活品質的象征。這或許也正是咖啡機能夠在整體疲軟的家電市場中逆勢突圍的深層原因。
【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歡迎提供相關證據,發送郵件至731801816@qq.com,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