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之后,華帝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再次出現了增長。
10月27日,華帝股份發布2025年三季報。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1.58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3.5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毛利率再次成為“亮點”,前三季度毛利率為43.29%,同比上升2.79個百分點,從單季度指標來看,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為42.79%,同比上升2.68個百分點。

從過去三個季度來看,這是一場可持續的“接力增長”: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上升了0.25%,上半年同比上升了2.86%,前三季度則同比上升了2.79%。放在競爭加劇,增速放緩,價格戰頻發的廚電行業來看,這樣的增速并不常見。
而在其背后,則是一套以產品為“基”,渠道為“翼”的核心戰略。但是,在更深層次里,是華帝對用戶價值的前瞻性布局,是線下渠道的深度耕耘。
抓住“價值重排”
很多人都不理解,華帝新品發布會為何總選在敦煌莫高窟、云南彌勒、洛陽應天門、襄陽花萼相輝樓等這些擁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同樣有很多人不能理解,華帝的內容營銷為何玩的是國漫、短劇和快閃?甚至在線下開起了“演唱會”。
這一切背后皆是因為消費者“變了”。
劉潤在2025年度演講中說,消費者內心對商品的價值判斷標準已經發生重構,不再是單純的消費升級或降級,而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品類中呈現該省省該花花的特征——對生存必需的功能型產品精打細算,對能滿足情感需求的意義型產品愿意投入。
換句話說,當我們陷在傳統思維中只懂得比拼性能參數時,那么迎來的多半是“價格競爭”,當我們在好產品基礎之上,開始為用戶提供情緒價值的時候,那么等待我們的就是“價值競爭”。

這是典型的“小我主義”的崛起,用戶不再渴望被教育,而是渴望被理解,鐘情于真實可感的生活切片。他們更關心的是:是否“懂我的情緒”,是否“能治愈我這一刻的焦慮”。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美肌浴燃氣熱水器”的推廣和營銷。
年初,在襄陽花萼相輝樓,為了配合GW6i美肌浴燃氣熱水器的發布,華帝特邀《甄嬛傳》中“祺貴人”的扮演者唐藝昕到場。她身著華服、以“貴妃”之姿驚艷亮相,并現場分享個人護膚心得時,不僅讓“貴妃出浴”IP從概念落地為具象場景,更將產品功能、國風場景與經典IP 深度綁定,形成了極具記憶點的發布畫面。
隨后,華帝從“貴妃出浴”這一經典典故汲取靈感,攜手《長安三萬里》《白蛇系列》國漫團隊,共創楊貴妃數字人IP,并在抖音平臺上線定制短劇《貴妃雙魂契約》,劇中展示了女主使用美肌浴熱水器沐浴的場景,通過角色的體驗和感受,具象化地印證了產品作為“護膚輔助神器”具有的美膚功效。
在整個過程中,華帝清晰地傳遞出了要在每日沐浴儀式中“珍視自我”的生活哲學,將美肌浴熱水器的“護膚輔助神器”價值成功錨定在消費者心智中,實現了品牌與消費者的深度連接。

而這種“溝通方式”變化的背后,是華帝成功在4000元以上高端熱水器市場實現了突破;是2025年上半年,華帝燃氣熱水器戰略品銷量及銷售額同比增長63.69%和74.69%。
回到廚房,這種“價值重構”則從“做飯功能區”變成了“承載情感交流的核心空間”,華帝提供的是“更智能的烹飪體驗、更健康的飲食管理以及更具質感的場景設計”。在這一策略的驅動下,2025年上半年,華帝核心品類毛利率全面得到了提升,其中煙機、灶具、熱水器品類毛利率分別同比增長3.36%、3.60%與1.21%。
正是這種對于“用戶價值”的前瞻性布局,讓華帝從“說教”轉向“對話”,從“崇高”回歸“共情”,從“仰望”變成“平視”,成為用戶身邊一個懂情緒、有溫度、能共鳴的陪伴者。
“重構”線下體驗
沃爾瑪中國區總裁兼CEO朱曉靜曾強調,中國消費者的行為已發生根本性轉變。他們變得更加理性,對品質感、價值感、體驗感的極致追求前所未有。這種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既是企業面臨的挑戰,更是巨大的機會。
假如說產品的底層邏輯是“品質感”,與用戶共鳴是“價值綁定”,那么極致的體驗感對應的就是“線下場景”。
這也是貫穿2025年華帝渠道戰略的核心一環。
上半年,短劇《貴妃雙魂契約》在抖音熱播期間,華帝同步在線下發起城市快閃與音樂節活動;顒蝇F場特別設置“體驗區”和“互動區”,通過沉浸式互動,既讓消費者親身感受美肌浴熱水器的實際功效,也深度傳遞了產品“以水養膚”的核心價值主張。

進入三季度,借著行業首部AI短劇《灶火紀:2079的文明回聲》的出圈,華帝則接連在太原、重慶開起了“演唱會”,并錨定Z世代,將“華帝之夜”打造成了一個有溫度、有共鳴的活動IP。
山姆模式之所以在中國成功,是因為其提供的優質產品、良好體驗以及與用戶建立的深度信任關系;而京東MALL的成功同樣源于其沉浸式科技體驗場景,以及年輕客群精準運營等。
華帝的路徑“如出一轍”:快閃活動也好,音樂節也罷,他們是流量的入口,而現場的體驗和互動則為“場景落地”提供了舞臺。這場始于品牌與用戶的活動,早已成為華帝連接用戶、激活市場、傳遞價值主張的核心載體。

有了“流量”,如何轉化呢?
一方面,華帝通過新業態融合店、旗艦店、零售終端以及與大型連鎖賣場等線下網路渠道構建了“蓄水池”,以此來服務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從數據上來看,2025年上半年,華帝在京東、天貓、蘇寧、五星等平臺渠道累計新建店1000余家,其中新建大店超過100家,覆蓋率持續攀升。
另一方面,華帝打出了“終端形象升級+動銷+深化門店拜訪+零售轉型”等一系列組合拳,激發渠道增長動力。僅2025年上半年,華帝就在全國26個省市開展了近2000場千店聯動大促系列活動。
從結果上來看,2025年上半年,華帝線下渠道毛利率達到了45.89%,同比增長6.83%,新零售渠道毛利率達41.51%,實現顯著增長。
過去三年,有人將華帝營收的穩步增長和毛利率的持續提升歸結為:高舉高打的品牌策略、差異化的產品創新、多維度的渠道轉型和建設,甚至高效的供應鏈體系。
對,但不完全對。在增量時代,這些策略毫無疑問“事半功倍”,但是進入存量市場之后,就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特別是消費場景和消費趨勢的變化,又在無形中放大了這些“不確定因素”,這也是外資家電品牌在中國市場競爭力下降的底層邏輯。
而放在華帝身上,之所以百試不爽,是因為華帝長期和消費者“玩在一起”:回歸消費者真實需求,持續創造價值,贏得長久信任。
就像海平面上的冰山,永遠只有可見的一角,既看得見,也摸得著。但我們往往忽略,支撐這一角的,是海平面之下更龐大、更隱秘,卻真正決定其重量的部分。
【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歡迎提供相關證據,發送郵件至731801816@qq.com,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