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追覓科技旗下智能影像品牌“光子躍遷”正式官宣。目前其官網已正式上線,官方公眾號等社媒平臺同步發布首支品牌理念視頻,通過像素動畫藝術完美呈現出“重寫影像規則”的品牌理念。而在此之前,其新品已同步于德國IFA展會亮相,標志著高端影像品牌光子躍遷正式進軍全球市場。
作為追覓科技生態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光子躍遷并非尋常意義上的運動相機品牌。雖成立于2025年3月,但品牌核心團隊卻早已在智能影像、AI算法及多傳感器融合領域深耕多年。團隊骨干來自頂尖影像企業、頭部手機廠商及消費電子巨頭,具備軟硬件一體化的全鏈路研發能力。同時在追覓科技雄厚的技術底蘊賦能之下,光子躍遷從誕生之初,就注定與眾不同。
運動相機市場早已成為紅海,光子躍遷為何要選擇這一領域進行突破,我們似乎找到了一些原因。
根據行業人士分享,當前的智能影像領域正深陷于一場看似蓬勃、實則同質化的“規格競賽”之中。從4K到8K的無休止分辨率追逐,從電子增穩到光學防抖的重復內卷,眾多廠商仍執迷于參數表格的數值攀升,而非用戶體驗的真實提升。
這場“性能過剩而體驗滯后”的競爭態勢,導致產品與用戶本質需求之間的斷層持續擴大。絕大多數產品仍停留在“用戶適應設備”的初級思維階段,想拍攝一段日常vlog,卻需面對繁復的參數調試;希望捕捉夜色,卻不得不手動調整曝光;從拍攝到出片,仍要經歷冗長繁瑣的后期流程——這一切,都與當代用戶追求即時、輕松、高質量記錄的本質訴求背道而馳。
過度強調硬核性能,實質上是僅服務于少數專業用戶與極限運動場景,卻將更廣泛的普通消費者拒之門外。市場調研顯示,超過70%的潛在用戶因操作門檻過高及后期處理復雜性,最終放棄購買運動相機。這一巨大的體驗赤字,也揭示出市場中尚未被充分滿足的空白地帶。
此外,既定市場格局與技術壁壘,使主流品牌缺乏顛覆性創新的內在動力,同時抬高了新進入者的門檻。正是在這樣關鍵的時代節點,行業迫切需要一位真正的“破局者”,以重新定義運動影像的產品理念與技術路徑,回應普通用戶被長期忽略的創作需求。
從光子躍遷首款產品來看,這絕非是簡單地在已有市場中增加一個競爭者。光子躍遷承載著不同的使命:不是做“另一臺運動相機”,而是重新定義“適合每個人的智能影像伙伴”。
光子躍遷的產品理念建立在深度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在短視頻成為主流表達方式的時代,大多數普通用戶需要的不是參數更強的專業工具,而是能夠隨手拍出優質內容的智能伙伴。這種用戶洞察,成為了光子躍遷產品設計的核心理念。
根據光子躍遷負責人袁謙在IFA上的分享,新品在四大核心維度實現了AI技術的根本性突破,重新定義了運動相機的技術上限。
(光子躍遷負責人袁謙與媒體進行技術分享)
首先在交互上,光子躍遷新品是全球首款“聽懂人話”的運動相機。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新品實現模糊語義指令解析與用戶意圖預判。用戶只需說出“拍下這個精彩瞬間”或“把這段弄得更有電影感”,相機即可精準響應并執行。這不僅徹底解放用戶雙手,更實現了真正的無接觸創作控制,讓人機交互從“執行命令”升級為“理解意圖”。
其次是拍攝方面內置了全新的智能構圖系統,新品可自動識別多種主體:包括人物、動物、車輛等并動態調整畫面構圖。更值得注意的是,系統具備持續學習能力,可隨用戶使用不斷優化構圖偏好,提供高度個性化的拍攝體驗,這是傳統設備無法實現的價值。
在場景識別和夜景上也帶來了全新的行業體驗,產品能夠精準識別各種拍攝場景,并自動調用像素級畫質增強引擎,實現從曝光調節、色彩還原到細節重構的全鏈路畫質優化。無論是在雪山、海洋還是城市街景,相機都能迅速自適應,確保每一幀畫面達到最佳狀態。
夜景也從從“看得見”升級到“拍得美”。針對傳統運動相機在暗光環境下的短板,光子躍遷通過多項專用AI算法模型,徹底重構夜景成像流程。不再僅僅追求“畫面能看”,而是致力于“夜景優美”,顯著提升低光環境下畫面的純凈度、色彩表現和動態范圍,重新定義了運動相機的夜拍標準。
除AI賦能外,在外觀上光子躍遷新品也帶來了“極致減法設計,無限生態加法”的全新設計理念,推出行業首創正反磁吸接口系統,打破傳統運動相機局限,構建開放、靈活的高性能配件生態。主機可瞬間接入外置麥克風、補光燈等專業級配件,無縫擴展創作可能性!斑@解決了傳統運動相機生態封閉、拓展性弱的痛點”某德國科技記者評價,“一機多用,既適用于極限運動,又滿足Vlog與專業創作需求。
(意向客戶現場體驗光子躍遷新品)
光子躍遷的全球亮相,不僅標志著一個新品牌的誕生,更意味著智能影像領域一場“體驗革命”的開啟。在參數競賽日趨同質化的當下,光子躍遷以AI重塑技術路徑,以用戶回歸產品本質,重新回答“何為下一代運動相機”這一時代命題。
【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歡迎提供相關證據,發送郵件至731801816@qq.com,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