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還表示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業務,只做零件投入很大,絕對是燒錢的生意,絕對是很難干的生意。
言論一出,頓時就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了網友熱議,其實,早在7月6日,余承東就在微博表示,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適合的新能源車模式,華為與賽力斯聯合打造的問界M5和問界M7都采用了增程模式,通過發動機燃油發電的方式轉換為動能,從而驅動汽車。
但是,作為傳統的汽車廠商,比如比亞迪、長城、吉利等等都沒有采用增程模式?梢,增程技術落后,結構簡單,缺乏在不同的應用場景做到更高經濟性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然而,市場需要與技術難度沒有直接關系。余承東所提到的高壓平臺和快充基礎建設還未完善,電池特性還不確定,同樣是事實。因為技術尚未成熟,在過度階段中,增程式無疑是目前最好的選擇方式之一,也是能讓消費者安心的技術。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曾表示,基于增程式車電池用量少,增程器與電池組成并聯體系,安全性高;內燃機轉速調節在最節能的窄范圍,熱效率高;剎車、下坡過程的能量回收可以節油15%到20%等優勢,增程式車是真節能。
所以,增程不僅能夠大大降低企業難度,同時也能將利益最大化。比如,幫助華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實現彎道超車。
雖然華為一直對外聲稱不造車,但是與車企密切合作卻是毋庸置疑的,目前與北汽、長安、廣汽、小康等傳統車企合作造車,同時攜手北汽極狐發布了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與長安、寧德時代合作推出阿維塔11等新車。華為智選車業務推出賽力斯SF5和問界M5,也在汽車市場取得強烈反響。AITO品牌推出的問界M5和問界M7,前者上市三個月累計銷量破萬,后者上市4小時訂單破2萬。華為智選車聲名大噪。
目前,華為跟汽車廠商合作的三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提供標準化的零部件,比如說華為旗下的電機,電池管理系統,負責網絡連接的T-box等等,華為的貢獻度都比較低。
第二種模式,HI模式(HuaweiInside的模式),就是華為的全棧解決方案,包括硬件、軟件,全棧解決方案來幫助車企做。華為與北汽、長安和廣汽的合作就可以算得上HuaweiInside模式,余承東曾透露,HuaweiInside模式只選擇三家合作伙伴,因為華為需要定制化適配,投入太大。
第三種模式,華為智選模式,在這個模式當中,華為會主導車輛的設計,用戶的定義和用戶體驗的設計等等,同時,也在也會在華為的渠道內進行銷售。典型的例子就是華為問界M5,還有華為智選賽力斯SF5。
從長遠的模式來看,華為可以憑借過硬的科技實力和智能技術水平服務車企,但想要真正站穩新能源汽車市場,必然是親自下場的。因為智能時代,智能駕駛這樣的核心技術想必不會委托給第三方進行。而且不得不提的是,華為手機銷量的下滑勢必會影響相關技術的使用感受,如果不是華為用戶,汽車功能體驗或許會打折扣。
古語有云:隔行如隔山。汽車不同于數碼消費品,想要真正的在汽車行業走穩,華為還有加倍修煉內功。
【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歡迎提供相關證據,發送郵件至731801816@qq.com,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